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【餐廳經營】開一家餐廳的成本結構

  

開餐廳真的很好賺嗎?

你是否有聽過「食材佔三成」、「賣吃翻倍賺(台語)」呢?有些人認為,不過是花一點時間料理,賣吃的根本超好賺。反而是餐廳老闆總是說「成本佔九成,食材漲價就虧錢」、「做吃的特別累,忙了半天還賺不夠工錢」。

其實兩邊的說法都沒有錯,只是口中所說的「成本」並不相同罷了,前者說的成本指的是「食材」,後者則是「總支出除以總營業額」,都是沒有對細節有了解的約略說法。

這篇將約略說明開餐廳前的成本評估,而【餐廳的獲利】則會在另一篇說明。

想一想,
「一家小吃店,老闆加上兩名員工一起經營,食材成本準確的佔了價格的三成,月營業額20萬元,老闆一定能賺到錢嗎?」



「食材佔三成?」: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說?

過去常常被消費者及餐飲業者核心討論的一句話 --「食材佔三成」。

餐廳經營方式百百種,有薄利多銷的餐廳,較低的訂價策略,讓食材成本高過三成;也有高檔餐廳,提供優質的服務與用餐環境,較高的訂價策略,讓食材成本遠遠低於三成。

餐廳推出「俗又大碗」的餐點,固然能使消費者願意買單,卻讓餐廳業者難以獲利。相反的,高價的餐點,若沒有附加的服務或高檔的用餐環境,儘管能維持利潤,卻難以吸引消費者買單。

食材成本不是絕對,而是許多餐廳的經驗法則,應該稱為:「餐廳合理的食材成本,應該在三層以下」,可以說是多數餐廳獲利的基準。


「人事成本」:餐廳最大的開銷

人事成本通常是小餐廳最大的開銷,卻也是難以減輕的開銷。以一家小餐廳為例,除非是攤販,或者在外面煮飯的小吃店,再厲害的廚師也難兼顧內外場,至少需要一位外場服務生,一位內場主廚,若加上一位幫廚兼出餐人員,就算餐廳SOP做得再好,全部不請專業人員,改用工讀生替代,3人餐廳的人事成本,員工算2萬5,老闆因為工時長,以3萬元計算,總共要8萬元,是一般小型餐廳業者的主要支出。

然而,想要提高餐點的訂價來獲得利潤,就需要更多的人力來堤共服務。以服務出名的王品集團為例,就不能為了減少人事支出,使得用餐尖峰時段出現服務人力短缺的情況。想提升好的服務,相對地就需要花費更多的人事成本。

通常認為,合理的人事成本大約佔餐廳營業額的20~40%,所以人事成本8萬元的餐廳,建議要能達到20萬以上的營業額,才算是真正開始賺錢。


「裝潢及設備成本」:最常被忽略的重要成本

裝潢及設備成本並非一次性的費用,台灣的餐飲市場極為競爭,開店有不賺錢的風險,或是消費習慣改變而在幾年後倒閉。因此,以營利為目標的餐廳,需要在一開始就先考量裝潢及設備成本的回收,包含冰箱、爐具、吧檯...等等,一般來說回收期應設定為3~5年以內。若無法在3~5年內回收,應該列為虧損,若設備保養得當,使用超過3~5年不需要重新裝潢,而且能夠繼續獲利,則應該列為老闆"賺到"的部分。

以投資60萬購買設備及裝潢、5年攤提為例,一個月至少需要攤提1萬元當作「裝潢及設備成本」,以營業額20萬為例,佔了總營業額的5%。如果每年僅僅達到損益平衡,那麼在裝潢及設備無損壞的情況下,老闆不過是在第6年後開始,每個月賺1萬元罷了。事實上,餐廳的設備及裝潢成本往往高於60萬,一般預估每個月的攤提成本要能在10%以下,但隨著營業額的增加,能夠稀釋得更低。


「房租」:好地點固然重要,但能負擔的起才行

餐廳地點的選擇,車流、人流量往往是第一選擇,在人來人往的地區,自然能有更多的機會賺錢,但租金也是相對的較高。

至於地點與租金之間該如何取捨,首先需要考量餐廳的「負荷量」。不論餐廳地點在好,人潮再多,如果餐廳不能容納所有的人,仍然無法從中獲利的。以內用餐廳來說,「負荷量」等於是「室內空間」乘以「翻桌率」,再乘上「平均消費金額」後就是營業額了。

若實際租金費用高於預估成本,那麼最好選擇換一個租金較低的地點。一般來說,建議把租金成本壓在營業額的20%以下,但隨著營業額的增加,能夠稀釋得更低。


【水電、瓦斯及其他成本】賺得多則少,賺得少則多

瓦斯成本在「煮得多,代表賣得多」的前提下,除了需要花費大量的瓦斯熬煮的餐點以外,通常不會超過餐點的5%,所以往往會被忽略。但開店做生意,電燈、冷氣,並不能因為客人不多就不開。除了烹煮設備為電器而非瓦斯,以及費用因季節的不同,水電成本可以在某種程度下被預估,一般為營業額的15%以下,但隨著營業額的增加,能夠稀釋得更低。

值得一提的,若想提高餐廳的營業額,「行銷成本」會是一項很好的投資。在相同的固定成本之下,花費少許的行銷成本,換取更高的營收,絕對是非常划算的。


開餐廳真的很好賺嗎?

回到一開始的問題,「一家小吃店,老闆加上兩名員工一起經營,食材成本準確的佔了價格的三成,月營業額20萬元,老闆一定能賺到錢嗎?」

我們假設一家小吃店,食材佔三成(6萬)、店租2萬、人事8萬、房租2萬、裝潢及設備攤提2萬、水電費及雜支2萬,等於老闆剛好只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(月薪3萬),而沒有真正賺到錢。

然而,許多傳統小吃店,往往忽略了裝潢及設備成本、沒有在利潤裡扣除自己的薪水,甚至因為房子是自己的而沒有計算租金成本。在通貨膨脹以前,一樣的營業額,也許能夠賺錢,甚至買車買房,但如今物價高漲,許多老闆不過是花了大量的時間賺取「薪水」,若碰到設備損壞,該月的收入甚至會比員工還少,若選擇把房子出租出去,反而能賺到更多錢。


成功的背後,是許多「努力」與「承擔風險的勇氣」

如果把開餐廳視為一種投資,你會願意冒虧損的風險,花費大量的時間、精力,只期待6年以後賺取每個月一萬元的收益嗎?

大部分的一家小具規模的餐廳,裝潢及設備成本往往更高,而老闆則希望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回收,進而開始獲利。因此,上述的成本計算,對於大部分的老闆,只是約束自己降低成本的最低標準。

想到這裡,你也許會想開餐廳該如何才能夠賺錢,我會在另一篇【餐廳的獲利】做簡單的分析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